![]() |
爪哇蠟染 1880's (Honolulu Academy of Arts) |
當然,蠟染技術本身的歷史更加悠久,中國,印度及日本在更早之前已經開始製作蠟染布料。印尼的batik起源,有部份西方學者認為是跟著宗教由印度及斯里藍卡傳入;然也有印尼本地學者認為是發源自印尼本土,提出在如巴布亞 (Papua)、佛羅雷斯 (Flores) 等未受到印度教所影響的地區早有自行發展出的蠟染布料的相關佐證。
![]() |
早期爪哇貴族身著蠟染紗龍 |
早期的蠟染布料,主要的色彩為白、靛、棕三色,主要原因是因為這幾種顏色較容易取得。(吉兒認為棕色又特別適合印尼人的深色皮膚,也許是棕色成為最傳統也最普遍色調的原因。)早期的蠟染製作昂貴,費時且費工,製作過程需要全身全心頭入,眼明手心定才能將蠟線畫得好,被視為培養高度細心與耐性的工藝,也僅有部份貴族階級的人才能擁有。古都日惹 (Yogyakarta) 是爪哇蠟染主要的產地之一,在經過多元文化及外來殖民之下,爪哇蠟染的圖騰也受到荷蘭、印度、中國、日本及回教等文化的影響,造就了爪哇蠟染的國際特性。
![]() |
爪哇蠟染 - 30's-60's |
![]() |
爪哇蠟染 - 30's-60's |
* 時間:11/19 (六) 下午 2:30
* 地點:吉兒台北居所 (忠孝東路四段223巷49弄1號5F) 從捷運忠孝敦化站2號出口步行約5分鐘
* 人數:12人
* 報名:請於版上留言,或來信至 mjillyang@gmail.com
【延伸資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